胸部影像ldquo肺内支气管囊肿

肺内支气管囊肿

临床资料

男,63岁。发热、咳嗽、胸部憋胀感1个月,T38?39°C,抗炎治疗后好转,既往多次类似发作史。外院X线胸片显示“右中下肺野类圆形病变”。

图1A

图1B

图1C

图1D

影像学报告描述

正位X线胸片(图1A),右中下肺野椭圆形肿块(箭),边缘光整,大部分为均匀软组织密度,上部似见气-液平面。抗炎治疗1周后复查(图1B),病变明显缩小,但气-液平面更明显,壁较厚而均匀(箭)。CT增强扫描(图1C),病变位于右下叶背段,最大径为8.5cm,壁厚度为6mm,较明显强化,动脉期、静脉期与延迟90秒扫描CT值为59HU、75HU及90HU,病变内部为水样密度。肺窗(图1D),该病变周围肺内少许晕状GGO(箭)。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右下叶支气管囊肿。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肺内支气管囊肿(pulmonarybrochogeniccyst)为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26?40天)支气管芽部分未与支气管树相通,因此未发育为正常支气管,其中大部分位于纵隔,仅10%?30%位于肺内,后者也称周围型支气管囊肿。支气管囊肿属于前肠囊肿,胸内前肠囊肿包括椎旁的神经源性囊肿、食管重复囊肿、纵隔及肺内支气管囊肿。病理学上肺内支气管囊肿常为单发,壁薄,类圆形,内部可充满稠厚的黏液,也可为完全含气或含气-液平面。镜下囊壁由软骨、平滑肌及腺体构成,内衬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临床上一般无症状,或因合并感染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发热等表现。

影像学特点。①部位及形态。多位于中下肺及内带,无感染时边缘清楚,呈圆形或卵圆形。②X线平片呈软组织密度,合并感染时内见气-液平面及邻近肺实变或边缘模糊的密度增高影。③CT检查可清楚显示其内部成分。无感染时,囊肿壁菲薄。囊内充满液体时为水样密度(0?20HU),约50%病例因囊肿内蛋白成分、钙质及黏液而呈较高密度。10%见囊壁钙化。液体完全排除时为含气囊肿。如图2,轴位CT平扫,左下叶后基底段含气支气管囊肿(箭)。本病常合并感染(75%),此时嚢肿迅速增大,囊壁增厚及强化,外壁变模糊,囊内出现气-液平面,形似肺脓肿,但治疗后病变可有明显变化。囊肿邻近肺组织由于压迫的活瓣样作用及侧支通气造成过度膨胀及空气潴留。④MRIT2WI上均为高信号,T1WI则因成分不同而为低信号、等信号或高信号,合并感染则为中等信号。如图3,轴位T2WI,左下叶肺门后方支气管囊肿,呈均匀高信号(箭)。

图2

图3

鉴别诊断

①肺脓肿:临床上常有高热、寒战、脓痰或脓血痰、白细胞计数增高,影像学上脓肿壁较厚,强化更明显,脓肿外壁模糊,短期内变化较慢。②肺大疱:位于肺内或胸膜下,壁菲薄或难以分辨,无气-液平面。③肺囊性腺瘤样畸形:常见于儿童,常为多囊性,下叶基底段多见。④肺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呈实性结构,增强后内部不同程度强化。⑤胸部其他前肠源性囊肿。

小结

肺支气管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为肺实质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的病变,根据内部成分可为含液、含气与含气液脓肿,壁较均匀,外壁光整,合并感染时灶周病变可迅速吸收及囊肿大小、形态短期内有变化。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sggo.com/zcmbhl/10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